近日,主营普洱茶的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茶”)发布一则“关于重组公告”的通知,称经董事会及核心经销商商议将公司进行债务或股权重组OB哈希游戏。作为近两年广州芳村最令人瞩目的“金融茶”,郑朝根和他的泛茶被追捧为芳村的“大人物”和“大公司”,他们周围有着大量拥趸。然而潮水退却过后,此前流传的一夜暴富,终究变成了镜花水月。
记者在泛茶办公场所看到,数百人规模的经销商和散户投资者将法定代表人郑朝根围堵在一间会议室的最中间。在经销商和散户的声讨声中,郑朝根本人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你今天必须交代清楚泛茶的钱都去哪了,怎么就没钱了?你的银行卡在哪,你一张张的拿出来,我们要看你的流水!”在围堵过程中,郑朝根一度虚脱倒地,虽有当地警方前来维持秩序OB哈希游戏,但双方的情绪都几乎处于失控边缘。
天眼查APP显示,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郑朝根,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郑朝根、郑海华分别持股62%、38%。对外投资信息显示,该公司全资持股两家于2021年成立的公司,分别为泛茶网络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和广东泛茶茶业有限公司。值得关注的是,OB哈希游戏公开资料表明,郑朝根为80后,名下共关联9家企业,其中5家为存续状态,除上述3家外,还包括去年4月成立的广东泛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今年4月成立的云南泛茶茶业有限公司。
在公司品牌的营销上,泛茶也不遗余力。据了解,此前泛茶曾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以及巴黎春天百货步行街,其首家跨国形象店在韩国落地。且不到两年时间,泛茶线下实体经销商门店已超过500家,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泛茶门店在开店。在巅峰时期,泛茶曾有119家门店同时开业,刷新了行业记录。
据经销商介绍,有一款叫“屹路长虹”的茶饼曾炒到12万元一件,其他多款产品的价格也均在大几万元。
据证券时报报道,如果只是单纯销售高端普洱茶,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泛茶却将其包装成了一个一本万利的金融产品。现场一位泛茶的经销商表示,具体操作手法上,泛茶发售普洱茶之后,通过其旗下的几个平台,再由经销商不断散播到散户投资者手中。通常,由于价格高达数万元,普通消费者是少有买单的,但泛茶却通过经销商向消费者承诺,在购买其普洱茶产品后,公司会进行回购,通常为购买一个月后,泛茶会以消费者本金的120%乃至更高的价格回购。比如买进1万元的一提的普洱茶,一个月后,泛茶会以1.2万元的价格进行回购。
一位经销商向记者表示,他的最后一批泛茶订货是在今年7月1日,总共订了280饼普洱茶,单价8888元,总金额达到248万多元。他说:“目前我客户和我自己合计有4000多万元的资金被套在里面,我自己也是有1000多万元。我在7月中旬时已经感觉到泛茶有点不正常了,但我也退不出来了,因为我有1000多万的货在手里,但回购是在8月份,一时间也无法出手,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套下来,跑不出去。”
“我2000块一饼时入场,15800时撤退了,当时一天就出手了!”另一名茶叶经销商也表示,一开始很多人只是花个几千块买一两饼茶试试水,得到回报后马上转手卖出,卖出后继续观望,见茶叶价格仍在涨,又买了一些回来,过一段时间再卖出,如此尝到甜头后便彻底入了坑。
对此,一位律师告诉记者:“针对这类案件,我个人倾向涉嫌集资诈骗罪。因为‘游戏’操盘者一开始就是以非法占有他人钱财为目的来操作的,压根就没有让投资者获得回报或得到清偿的打算。‘游戏’的最终结果就是全体或部分参与者血本无归。如果所获资金是用于挥霍的话,那就完全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所有构成要件。”
记者发现,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有涉及借贷行业工作人员称可提供相关借贷服务。记者联系到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近期因为受“泛茶事件”影响业务量增加,“我昨天还接待了一个600多万的单子,他就是这个事情爆雷了,所以如果你要来办业务得提前预约的。”
据了解,目前在广州芳村附近有不少专门提供借贷服务的中介机构,他们不仅为“炒茶客”解决“投资基金”,也可为暴雷的失意者提供善后贷款。某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银行对于涉及金融的业务非常谨慎,但因为自己所在机构有“关系”可以帮助客户完成借贷工作,“涉及到炒茶的话,我们一样可以做。因为现在银行对于这种资金流向都比较敏感,炒茶这种属于金融,涉及到金融很多银行都不已经不给贷款了,尤其是银行现在已经收到通知,这个盘(泛茶)已经爆了。可是我们这边有一些银行关系是比较好的,我们都是可以帮你们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他表示:“我们会帮你做资金用途,相关合同都帮你弄好,款放了,你们就可以灵活地去用。如果说不这样的话,那基本上放款条件这里已经被卡住了。”工作人员甚至表示,无论贷款用途是什么,他们都能贷出来,并且在广州一代有较高知名度。至于为什么他们能“屡贷”成功,对方透露,他们有“熟人”是银行行长。
据悉,该类中介机构会根据借贷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借贷方案,而贷款类型多属于消费贷与经营贷。一位参与“泛茶事件”的参与者告诉记者,自己附近很多人都借贷炒茶。“我们镇上很多人贷款押上去,很多都是六、七十岁的人。”
事实上,将茶叶混淆为金融产品进行违法炒作销售的行为在茶行业时有发生。2023年年底,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就发生了一起“金融茶”价格大跳水事件:一家名为“昌世茶”的茶叶厂商通过炒作茶叶供不应求、产品流通性高,收割茶商资金,随后茶叶价格猛然下降,一夜之间从5万元跌至几千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目前整个茶叶市场还是炒得很严重!”一名做高档茶叶回收的商家告诉记者,很多看似高价的茶叶实则是厂家鼓吹的收藏价值而炒起来的,产品价值远不如实际售价,他们在回收过程中也会谨慎辨别。
针对违法炒作“金融茶”等现象,今年6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规范茶叶市场价格行为的通告,表示为严禁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违法炒作销售茶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茶叶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向茶叶市场相关经营者及行业协会提出九方面的要求。其中就提到:“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或者利用其他手段,推动茶叶价格过快、过高上涨。”“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不得宣传茶叶具有金融属性,将茶叶混淆为金融产品进行违法炒作销售。”(伍世豪)